(1)漆膜的厚度主要由物体提升的速率和漆液的粘度来决定。按照以上要求控制油漆的粘度,根据涂膜约30um的较大限度,根据不同的设备,实验确定适当的提升速率。以这个速度均匀地提起涂覆的物体。提升速度快,薄膜薄;起升速度慢,膜厚不均。
(2)浸涂操作有时会造成涂膜底部的漆膜厚度有差异,特别是在涂膜的下缘有增厚现象。为了提高涂料的装饰质量,可在小批量浸渍时用刷子手动清除多余积累的漆滴,或通过离心力或静电重力设备清除这些漆滴。
(3)木质部件的浸渍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木材过多的油漆吸入,导致干燥缓慢而浪费。
(4)大型物体浸涂后,溶剂基本挥发后再送进烘干室。检查较厚的涂布部位油漆是否粘手,以无指痕为准。
(5)不断注意油漆粘度的测定,每级应测定1-2倍粘度,如粘度增加超过原粘度的10%,应及时加入溶剂。当加入溶剂时,应停止浸渍操作。搅拌好后,测量粘度后再继续搅拌。
(6)要注意画物的安装和悬挂。提前通过试涂来设计悬挂和安装方式,以确保工件在浸涂过程中处于较好的位置。被涂材料的大平面应接近垂直,另一个平面与水平的角度为10°-40°,使残留油漆的涂层表面能顺畅流动,尽量不产生油漆或“气包”现象。
(7)为防止溶剂在车间内扩散,粉尘落入漆罐,应对漆罐进行保护。作业时间外,小浸槽应盖上,大浸槽需清洗油漆排出,同时用溶剂清洗。
(8)加强通风设备,防止溶剂蒸汽的危害;注意防火措施的安排和定期检查。
粘度
持续的黏度,由于黏度的能量耗散作用,会在没有外界能量的情况下,逐渐停止流动的流体。粘度对流体在物体表面附近的运动起着重要作用,使流体的速度逐层减小,在物体表面为零。在一定条件下,流体也可以从物体表面分离(见附面层)。又称粘度系数,动态粘度,用μ表示。牛顿黏性定律指出,在纯剪切流动中,相邻两个流体层之间的剪切应力(或粘滞摩擦应力)是垂直流动方向的法向速度梯度,其中dv/dy为方程。粘度在数值上等于流体在单位速度梯度下的剪切应力。速度梯度也表示流体运动时的角变形率,因此粘度也表示剪切应力与角变形率的比值关系。在SI单位系统中,粘度是用Pa·s来测量的。有时使用泊位或厘泊位(1个泊位=10-1 Pa·s, 1厘泊位= 10-2)。英语表达是Pa·s(Pa·second)或mPa·s(millipoises·second)。
漆膜
漆膜C.膜又称漆膜。一种由一层或多层涂敷在基材上而形成的固体连续膜。通常薄膜是由多层涂层组成的,涂层的数量取决于所要应用的对象的要求。它一般包括底漆、中间漆和面漆层。涂膜反映了涂膜的匹配效果。